首页> 营养科> > 补液为什么要补钾

精选回答(1)

陈慧敏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擅长:擅长妇幼营养,包括儿童营养与喂养、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孕期营养咨询、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胎儿偏大等。

提问

补液过程中补钾是因为存在严重腹泻、呕吐、长期禁食、应用利尿剂、失血性休克等引起体内钾离子丢失过多的情况。补充钾离子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
1.严重腹泻
严重腹泻导致身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快,引起低钠、低氯、低钾等电解质紊乱。此时需要补充钾离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轻至中度低钾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进行纠正;重度低钾则需静脉注射氯化钾溶液。
2.呕吐
呕吐会导致机体失去正常摄入的钾和其他电解质,进而影响细胞功能和代谢过程。对于持续性呕吐患者,可给予口服补充电解质平衡液或者通过静脉途径补充钾离子。
3.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状态下,人体新陈代谢减慢,但仍然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使得体内的钾离子消耗增加。对于长期禁食者,应通过静脉途径缓慢地补充钾离子,如使用氯化钾注射液。
4.应用利尿剂
应用利尿剂可以促进水和电解质排出体外,包括钾离子。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适时补充钾离子,例如遵医嘱服用氯化钾缓释片。
5.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时,由于血液流失导致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脏保钠排钾,进一步加重了低钾状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输注红细胞以及平衡盐溶液来恢复血容量,并且可能需要额外的电解质支持,例如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硫酸镁片。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在接受补液治疗期间,以免补钾过度导致高钾血症。必要时,还可进行肾功能评估,以确保补液补钾不会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

2024-04-11 12:43

举报

医生回答(1)

霍秋保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营养科

提问

补液过程中补钾是因为严重腹泻、呕吐、长期禁食、应用利尿剂、失血性休克等病因导致体内钾离子丢失过多,引起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离子可以预防低钾血症,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1.严重腹泻
严重的腹泻会导致身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低钠、低氯等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离子可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轻度缺钾可通过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来纠正,如复方氯化钠溶液;重度缺钾则需静脉注射氯化钾注射液。
2.呕吐
呕吐会引起机体代谢加快,从而导致钾离子随着胃肠道分泌物一起排出体外,引起低钾血症。对于轻至中度缺钾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钾药物进行治疗,如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
3.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会导致机体无法通过食物摄取足够的钾元素,进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乏力、心律不齐等症状。可以通过食用含钾丰富的食物来进行补钾,比如香蕉、橙子、菠菜等。
4.应用利尿剂
应用利尿剂后会使体内水分快速排出,此时为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需要适当补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类利尿剂,如氢片、苄氟噻嗪片等,在服用的同时应监测电解质水平。
5.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时,由于血液流失导致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促进肾脏保钠排钾,进一步加重了低钾血症。针对失血性休克引起的低钾血症,可在输液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钾离子补充剂,例如氯化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等。
在补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防止过度补钾造成高钾血症。必要时,还需要完善电解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电解质失调的情况。

2024-02-23 17: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