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病面容> 肝病面容是什么样的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及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以及脾肿大,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面色晦暗
肝病患者肝脏受损后,其合成和代谢功能下降,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高水平的雌激素会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使黑色素减少,但同时也会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血液中的胆红素进入组织间隙,进而造成肤色暗沉。主要表现在面部,可能伴随眼周出现黑眼圈。
2.皮肤及巩膜黄染
肝细胞损伤时,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随血液流动沉积于皮肤黏膜处,从而引发上述现象。通常会在全身皮肤以及眼睛的白眼球上出现黄色色素沉着。
3.肝掌
肝掌主要是由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雌激素灭活障碍,血中雌激素浓度增高,刺激小动脉扩张所引起的。常出现在手掌大小鱼际处,也可见于脚底板。
4.蜘蛛痣
当患有肝病时,会导致雌激素灭活减弱,致使体内雌激素含量过高,促进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形成蜘蛛痣。典型表现为中央呈鲜红色,周围有辐射状的小血管分支,形态酷似蜘蛛,常见于面颈部、手部和肩部等部位。
5.脾肿大
肝病患者的肝细胞受到破坏,导致脾脏充血,长期可引起脾脏纤维化和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发生脾脏肿大的情况。触诊腹部时可在左上腹触及脾脏边缘,严重者甚至可以超过肋骨下缘。
针对肝病面容,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重症需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戒酒,有助于减轻症状并改善预后。

2024-03-21 03: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病面容

肝病面容多见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是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 症状起因:关于肝病面容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未彻底清楚。有学者认为,慢性肝病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增加,使皮内的硫氢基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减弱,结果,酪氨酸酶使酪氨酸变成黑色素之量增多,沉积皮内,使皮肤变黑。还有学者认为,肝硬化患者的肾上腺机能减退,肾上腺髓质综合肾上腺素的功能降低,影响色素代谢,色素进入皮肤,使皮肤变黑。另外,肝硬化病人的交感神经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减弱,促使黑色素生成增多,进入皮肤,出现肝病面容。

  • 可能疾病: 丙肝 严重肝病引起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 暴发性肝衰竭 病毒性肝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肝胆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