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颤病> 颤病的病因病机

医生回答(1)

项霖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神经内科

提问

颤病的病因病机可能涉及情志内伤、饮食不当、年老体弱、外感风寒、先天禀赋不足等多种因素。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情志内伤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到肝的正常功能,导致肝失于疏泄和肾精亏虚,从而引起肢体颤抖。因此,在治疗上应以安神定志为主,可选用龙骨、磁石等中药进行调理。
2.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油腻食物会损伤脾胃,使运化失常,气血不能濡养筋脉,导致肢体麻木、震颤等症状出现。针对此原因引起的症状,可以采取健脾益胃的方法来改善病情,如服用六君子汤加减或者香砂养胃丸等药物缓解不适。
3.年老体弱
随着年龄增长,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气血阴阳失调,易出现阴虚阳亢、痰浊阻滞等情况,进而引发肢体颤抖的症状。对于由年老体弱引起的症状,可通过针灸疗法刺激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如取穴百会、四神聪、太冲等穴位。
4.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会引起卫表不固,此时若正气虚弱,则更难以抵御外邪入侵,风邪夹杂寒邪侵袭机体时,容易导致经络受阻,不通则痛,故而见肢体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症。治疗通常采用祛风散寒解表的方法,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也可用麻黄、桂枝、羌活等中药煎煮后饮用。
5.先天禀赋不足
由于遗传因素或出生时发育异常,可能导致某些脏器功能先天薄弱,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进一步发展为颤证。治疗需从补益先天着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天王补心丹、人参归脾丸等中成药改善病情。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监测电解质水平,以排除潜在的代谢性神经病变。

2024-04-18 15: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