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消化不良> 如何从饮食方面应对小儿消化不良

精选回答(1)

顾倩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疾病。

提问

小儿消化不良的护理主要有饮食调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按摩护理、药物护理等。

1、饮食调理

小儿消化不良可能是饮食不当、暴饮暴食等原因导致,由于消化不良,患儿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儿在饮食上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2、心理护理

小儿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容易导致患儿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建议家长多鼓励患儿,通过玩具、动画片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3、运动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散步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

4、按摩护理

家长可以给患儿进行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5、药物护理

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通过给患儿服用药物等方式帮助患儿缓解不适症状。如果患儿不适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1-06 22:35

举报

医生回答(2)

肖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小份多餐、益生菌补充、腹部按摩、中药调理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的消化系统疾病。
1.饮食调整
患儿可适当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等,减少不易消化食物的摄入。易消化食物减轻了胃肠道负担,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2.小份多餐
患儿可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增加次数,但每次进食量要减少。通过小份多餐的方式可以使食物充分被消化吸收,从而改善不适症状。
3.益生菌补充
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上述益生菌制剂能够抑制致病菌过度繁殖,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B族及K,进而辅助改善消化功能。
4.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用顺时针方向绕肚脐画圈的方式来轻柔地按摩患儿的肚子。此举能促进气体排出,缓解腹胀、腹泻等症状。
5.中药调理
若经确诊为脾胃虚弱所致消化不良,则可遵医嘱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
此外,患儿应避免食用可能加重消化不良症状的食物,例如高脂肪、辛辣或含糖量高的食品。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也至关重要。

2024-03-08 11:17

举报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6月到1岁婴儿阶段,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消化适应能力较差,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定时喂奶造成喂养量过多,饮食成分搭配不合理牛奶浓度太大或者突然改变饮食品种,对过多地添加辅食不适应,以及断奶期食物营养量过高等都会使婴幼儿消化器官不能适应,从而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大便异常。表现是量多,泡沫多、粥样、蛋花样、稀水样并伴有特殊的酸臭气味等,对于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只要调节好奶量、种类、辅助食品等即可。

2014-06-20 21: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