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什么

精选回答(2)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增高或者降低都有其临床意义,可以反映人体凝血功能的指标。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在凝血过程中会被纤维蛋白酶降解,D-二聚体的正常值一般是在0.5-0.45mg/L,如果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超过了0.45mg/L,则可能是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如果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低于0.5mg/L,则可能是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好。

另外,如果患者在平时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则可能会导致血液无法凝固,从而出现流血不止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起到抗凝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23-07-25 03:18

举报

张云晓 主任医师 邢台市第一医院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各种类型的贫血等等。

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纤溶酶可分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此酶是纤维蛋白溶解的关键酶。因此,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测定是纤维蛋白溶解增高(高纤溶状态)的标志性指标。通常纤维蛋白在因子ⅩⅢa的作用下交联在血管壁上。这种交联的纤维蛋白在裂解时产生具有特异性的D-二聚体。DIC中微小血栓形成的血栓形成疾病中D-二聚体浓度升高。D-二聚体测定提示与凝血块的溶解直接相关,这些结果不受可能存在的系统的纤溶影响。若D-二聚体测定是为了诊断,那么每一次结果必须有记录,此外,D-二聚体能反应独立于血栓存在的伤口愈合反应。D-二聚体并非独特的血栓形成标记物,由于存在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故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可能有的血栓形成。(1)D-二聚体可以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原发性纤溶D-二聚体不升高。
(2)正常情况下,老年人D-二聚体测定高于青年人。

2018-09-21 21:44

举报

医生回答(2)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一个片段,其水平增高通常表明血液在体内存在凝固状态或纤溶活性增强。
D-二聚体升高主要是由于机体发生凝血功能亢进或者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的。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时,会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黏附,进而加速凝血过程,使D-二聚体合成增加;而纤溶系统的激活则会促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释放出更多的D-二聚体进入血液循环中。D-二聚体升高的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会有所差异。例如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肺栓塞患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急性症状。
D-二聚体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测定,如D-二聚体定量检测、D-二聚体定性检测等。此外,还可以进行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针对D-二聚体升高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进展,常用药包括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而对于肺栓塞,则需及时给予溶栓治疗,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选择阿替普酶注射液、瑞替普酶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
患者平时应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活动下肢,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发生的概率。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血脂过高而加重病情。

2023-12-24 20:00

举报

谢廷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朕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全血或血浆中,采用针对D-D的抗体可以很容易地检测D-D含量。近10年来,已建立了多种有价值的D-D的检测方法。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D-D对临床上疑诊为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高度敏感,但不特异。在这些患者中,当血浆D-D浓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其阴性预测值大于90%,由此可以作为排除VTE的筛选试验。
  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不断进步,建立多种适用于急诊的简单快速的敏感方法,D-D检测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D-D在排除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已将其作为首选筛选指标之一。最近,D-D检测的应用巳深入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疾病、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以及抗凝治疗领域。

2014-07-29 17: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