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妇产科> 带下> 脾虚带下吃什么药

精选回答(2)

孙海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肝胆及消化科疾病的诊疗

提问

脾虚带下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主要由人参、茯苓、白术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也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治疗脾虚带下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

2、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也具有止泻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改善脾虚带下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3、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也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

4、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由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炒白术、当归、升麻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也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改善脾虚带下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腹胀、疲劳乏力等。

5、其他药物

如大补阴丸、固精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也可以用于改善脾虚带下引起的不适现象。

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私自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2023-07-23 01:05

举报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对泌尿系结石,肿瘤,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普通外科,胆囊结石,胃溃疡,胃部肿瘤,痔疮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提问

考虑为湿疹的情况发生,因体内湿气过重致使了真菌侵袭了皮肤黏膜致使了损伤,从而引发了上述症状出现。建议需要进行皮肤科检查,并积极的外敷康复新,曲氨奈德益康唑乳膏,注射聚肌胞及转移因子等药物系统调理对症支持治疗等处理。

2018-09-25 16:20

举报

医生回答(2)

陆梓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虚带下可以考虑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脾虚带下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避免误诊或延误病情。
1.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带下病。其具有升阳举陷、补中益气的功效。本品宜空腹服用以利吸收,但不宜过量长期使用。
2.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虚引起的带下病。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保持规律饮食习惯。
3.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对于肾阴亏损导致的带下病有治疗效果。该药能够滋阴补肾,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可改善脾虚湿盛所引起的带下异常。此药能温中和胃,行气止痛。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寒凉、生硬及肥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发挥。
5.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引起的带下病。方中的人参、白术等药材可以补脾胃之气,使清阳得以上升,浊阴得以下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品宜饭前服用,若出现腹泻现象,则需停药并及时就医处理。
针对脾虚带下的情况,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同时,还应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进食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调理脾胃功能。

2024-01-29 14:15

举报

罗李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来看,还是脾胃虚弱,建议您还是采用中草药辨证用药综合进行调理,另外避免辛辣,油腻饮食,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2014-08-01 23: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虚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 可能疾病: 心脾两虚 慢脾风 脾疳 脾虚泄泻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常澈 主治医师

提问

合肥中山医院

杨清峰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合肥中山医院

王瑞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