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炎> 隐匿性肾炎> 隐匿性肾炎原因

精选回答(1)

田勇 医师 沙河市人民医院

擅长: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提问

隐匿性肾炎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系统因素、药物因素、其他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隐匿性肾炎是一种无症状性的血尿、蛋白尿,且肾小球肾炎相关抗体为阴性的一种肾小球疾病。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隐匿性肾炎,则子女患有隐匿性肾炎的概率会比较高。

2、感染因素

如果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机体,从而诱发隐匿性肾炎。

3、免疫系统因素

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从而诱发隐匿性肾炎。

4、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可能会导致肾脏出现损伤,从而诱发隐匿性肾炎。

5、其他因素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且未积极控制,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从而诱发隐匿性肾炎。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2014-08-28 17:07

举报

医生回答(2)

江雨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隐匿性肾炎可能由遗传因素、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肾脏疾病的遗传基因,可能导致个体易患隐匿性肾炎。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隐匿性肾炎,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通过定期监测尿液分析和血压来评估病情变化。
2.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导致隐匿性肾炎的发生。减少或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是治疗隐匿性肾炎的一种方法。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等都可能对肾脏产生负面影响,在使用时需谨慎。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肾小球过滤功能,从而引起隐匿性肾炎。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以控制血糖。
4.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可使肾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缺氧,肾单位萎缩,肾功能减退,最终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形成高血压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5.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狼疮活动累及肾脏时,会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炎的发生。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多柔比星脂质体,以及激素类药物,如或甲泼尼龙。
针对隐匿性肾炎,建议患者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以减少肾脏负担。推荐进一步的诊断措施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测和尿蛋白定量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1-01 23:42

举报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 所谓“隐匿性肾炎”即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持续或反复发生。而反复发作的无症状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为IgA肾病。多见于青壮年。IgA肾病是病理表现,隐匿性肾炎是临床诊断。二者实际是一回事。你用中药治疗有效就应该继续用中药巩固治疗,此病是可以治愈的,也就是说可以阻止变为“肾衰”。早期治疗,彻底治愈很重要。 祝你健康。

2014-08-28 16: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隐匿性肾炎 (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无症状性蛋白尿及血尿,隐匿型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Latentglomerulonephritis)又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及(或)血尿,指轻至中度蛋白尿和(或)血尿,临床表现为反复持续性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或者其中一种表现突出。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