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预防蛔虫可以通过洗手、熟食、粪便管理、定期驱虫和环境清洁等措施来实现。
1.洗手
通过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蛔虫卵和幼虫,减少感染机会。养成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熟食
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可能摄入含有蛔虫卵的物质,从而导致感染。熟食可杀死蛔虫卵。确保食物彻底加热至适当温度再进行食用。
3.粪便管理
处理好宠物的排泄物以及家庭成员的粪便,能够降低蛔虫卵污染周围环境的风险。应将宠物的排泄物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家庭成员的粪便则应及时冲入厕所。
4.定期驱虫
定期使用驱虫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体内蛔虫的数量,降低感染风险。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并按医生指导服用相应的驱虫药。
5.环境清洁
保持环境清洁可以减少蛔虫卵在外界存活的时间,降低感染的可能性。经常打扫卫生,尤其是儿童常接触的地方,如地板、玩具等。
若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2023-12-24 15:27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蛔虫它不能在体内直接的变成成虫,也不能在我们的体内直接繁殖,它必须通过大便排出体外。如果卫生习惯不好就会再经过口腔进入人体。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避免虫卵进入体内,那么就可以避免得蛔虫病,但是小孩子就很难预防,因为他拿了东西就啃,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

2014-10-17 13: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蛔虫病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经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经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经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门脉、肝脏、下腔静脉而达肺;在肺内脱皮后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虫。幼虫穿过微血管经肺泡、支气管、气管上升至咽,然后再被吞入胃,此即构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达小肠后发育为成虫。自吞食虫卵至成虫成熟约需75天,在小肠内生存期约为1-2年。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