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病综合征> 清血毒的中药

精选回答(2)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清血毒的中药一般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野菊花等。清血毒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用于治疗血热、血燥、血毒等症状。

1、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中药,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2、连翘

连翘是一种中药,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瘰疬痰核、风热外感、温病初起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风寒感冒、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3、板蓝根

板蓝根是一种中药,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板蓝根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4、野菊花

野菊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咽喉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脾胃虚寒、气虚体寒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5、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种中药,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肺痈、肠痈、瘰疬、湿热黄疸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脾胃虚寒、气虚体寒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服用药物期间,患者要避免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8-12-09 21:20

举报

张红芳 副主任医师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医务室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炎,胃炎,胃溃疡,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

提问

你好,根据您描述的这种情况,肾病综合征,服用激素治疗,目前出现胸口和面部皮肤长痘,考虑应该是服用激素导致的副作用,也叫激素痘,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不过随着激素减量会慢慢好转的,不用特殊治疗,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局部刺激导致感染就可以了。另外呼吸急促,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或心脏的原因,建议您去医院找医生检查,并化验血常规,拍胸片,做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再做针对性治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2017-10-09 16:47

举报

医生回答(2)

孙筱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清血毒的中药包括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栀子金花丸、黄连解毒汤、二妙丸等。由于血液系统疾病涉及多种复杂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目赤肿痛等。该方剂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症见身黄、胸胁胀满、呕吐、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症状。本方能清利湿热,退黄疸。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3.栀子金花丸
栀子金花丸主治肺胃火盛引起的头晕脑涨、耳鸣耳聋、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本品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休息。
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主治火热内盛证,可缓解高热、狂躁、神昏谵语、斑疹、吐血、衄血、咽肿痛、溃烂、吐脓血痰、尿赤、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黄干而厚腻、脉数等。本方具有泻火解毒之功效。阴虚津伤者慎用。
5.二妙丸
二妙丸主治湿热下注证,对于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痿软无力、足部瘙痒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本品具有燥湿清热的作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在服用中药进行血液排毒的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宜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芹菜、苹果等,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2-27 09:53

举报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人体自身的“清血毒”功能是非常强的,本来血中有“毒”,为什么还要吃(是药三分)毒呢?恐怕有些“血毒”就是吃药吃的。第一不要损害自身的清毒功能,不正确的服药,不良生活习惯就是此类;第二从饮食上找原因找办法,保持良好的排泄状态最重要,尤其是排便、排尿、排汗,食不厌精、酒不厌多,热不避寒,疲不知度,长此以往,那可恶的“血毒”是出不来了。

2014-12-14 21: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