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疫苗不良反应
补充说明:疫苗不良反应
a******W 2015-02-26 12:0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红肿、发热、头痛、恶心以及关节痛。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与疫苗相关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1.注射部位红肿
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产生过度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和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引起局部出现红肿。通常表现为接种部位周围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可能伴有轻微触痛,一般持续数日至一周左右自行消退。
2.发热
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或疫苗接种产生的防御性生理反应,发热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低热至高热不等的情况,多数为一过性的,但若持续高烧不退则需及时就医处理。
3.头痛
头痛可能是由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引发颅内压增高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发热引起的脑部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所致。可表现为钝痛、搏动样疼痛等症状,有时会放射到颈部或肩部。严重时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或昏迷。
4.恶心
恶心通常是身体对于疫苗中某些成分的过敏反应,或是因为发热等原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呕吐等现象发生,长期如此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5.关节痛
关节痛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应答异常所诱发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腔内,导致滑膜增生、炎细胞浸润及软骨和骨质破坏。常见于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处,可伴随肿胀、僵硬等症状。
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应注意观察自身是否出现不适症状,若不适症状较为严重或长时间未缓解,则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24-02-04 01:1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大多数人接种28乙脑疫苗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您孩子的情况是注射后的过敏反应,建议观察2天,如果仍不消失,及时到医院就诊
2015-02-26 12:06
举报向医生提问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恩替卡韦分散片
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盐酸替扎尼定片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降低因脑和脊髓外伤、脑出血、脑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病等所致的骨骼肌张力增高、肌痉挛和肌强直。
乐儿康颗粒
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疗小儿食欲不振、厌食偏食、营养不良及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的面黄体弱、发育迟缓、夜寝不宁、小儿多动症以及急慢性腹泻,腹胀便溏、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