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体位引流的方法及护理

精选回答(2)

廖聪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胃肠肝胆肿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提问

体位引流的方法通常有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头高足低位,其护理主要包括引流管护理、引流装置的护理、引流部位的护理、引流管的固定等。1、体位引流的方法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引流管流入患者的下腔静脉,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患者可以采用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等体位,需要根据引流目的和病情的需要来选择。2、体位引流的护理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打折。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清洁卫生,避免引起感染。3、引流装置的护理引流装置的护理主要是观察引流装置是否被血液或脓液等物质堵塞,同时还需要注意引流装置的卫生清洁。4、引流部位的护理如果患者需要放置引流管,则需要注意保持引流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引流袋,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5、引流管的固定如果患者在进行体位引流时,引流管出现脱落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重新放置引流管。除此之外,在引流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12-29 10:28

举报

鲁茂松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耳鼻咽喉科各类咽喉疾病、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耳鸣耳聋等疾病的诊治。

提问

体位引流的方法通常有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头高足低位,其护理主要包括引流管护理、引流装置的护理、引流部位的护理、引流管的固定等。

1、体位引流的方法

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引流管流入患者的下腔静脉,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患者可以采用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等体位,需要根据引流目的和病情的需要来选择。

2、体位引流的护理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打折。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清洁卫生,避免引起感染。

3、引流装置的护理

引流装置的护理主要是观察引流装置是否被血液或脓液等物质堵塞,同时还需要注意引流装置的卫生清洁。

4、引流部位的护理

如果患者需要放置引流管,则需要注意保持引流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引流袋,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5、引流管的固定

如果患者在进行体位引流时,引流管出现脱落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重新放置引流管。

除此之外,在引流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2-24 16:51

举报

医生回答(2)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吸氧疗法、气道湿化、肺部康复训练等治疗措施可以缓解上述不适症状。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通常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采取特定姿势,如俯卧位或坐高枕位,每日数次变换姿势以促进痰液排出。此措施有助于改善呼吸道通气,减少感染风险,适用于排痰困难的患者。但须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频率,以免引起不适。
2.胸部物理治疗
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使用振动板、拍打垫等设备对背部和上胸部进行振动和敲击,以帮助松动痰液并易于咳出。该措施通过增加肺部血液循环和分泌物流动性来缓解呼吸不畅现象。适合存在大量粘稠分泌物积聚时使用。
3.吸氧疗法
吸氧疗法是给予患者一定浓度氧气吸入以纠正低氧血症,可采用面罩或鼻导管等方式给氧。提高吸入氧分压有利于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有良好效果。
4.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可通过雾化器或加湿器实现,保持呼吸道湿润以减轻黏膜干燥所致不适感。湿化的空气能够降低因干冷空气导致的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并且有助于稀释痰液便于排出。特别是在冬季供暖季节中应用效果更佳。
5.肺部康复训练
肺部康复训练涉及一系列锻炼计划,包括深呼吸练习、腹式呼吸法等,旨在增强肺功能和耐力。这些活动有助于改善肺活量、增加氧气摄取量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推荐长期坚持以维持效果。
在实施体位引流时,应避免快速改变体位以防出现头晕或其他不适。对于存在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上述措施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监督下进行。

2024-03-02 04:06

举报

刘罗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没有作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不轻易滴用鼻药.对鼻腔病变及时诊治,邻近的病灶感染需治疗.你可考虑看看中医,吃些鼻渊口服液或鼻渊片是不错的选择

2015-02-28 02: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