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双黄连注射液
补充说明:双黄连注射液
a******W 2015-06-23 21:34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双黄连注射液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流感。
双黄连注射液中的黄连、黄芩、板蓝根等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多种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风热侵袭所导致的感冒、咽炎等疾病,对于风寒感冒则不适用。
在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时还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特别是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
患者在服用双黄连注射液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并保持充足休息,以利于身体康复。
2024-01-03 14:34
举报通用名称:双黄连注射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一次10~20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公斤体重1ml,加入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中。肌注一次2~4ml,一日2次。
剂型:注射剂
不良反应:1.变态反应:以荨麻疹最多,少数出现花斑样血斑。
2.过敏性休克:一般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发生,先是局部瘙痒、皮疹,继而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血绀、血压下降,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个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肠痉挛、腹泻、黄疸等。一般为一过性,停药或常规处理即可恢复。
4.循环系统:静脉炎、血管疼痛、血压升高、房颤、短暂心跳过速,停药后对症治疗均能恢复。
5.神经系统:神志不清、头晕、头痛。
禁忌: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
高敏体质或对同类产品有严重过敏史者禁止使用。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
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患者应避免使用。
注意事项:1.用药前要认真询问病人对本品的过敏史,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对本品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2.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患者对本品有过敏史的、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应避免使用。
3.使用本品时不应与其他药品混用,最好单用。
4.15岁以下,50岁以上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注意监护。
5.不得超剂量或浓度(建议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应超过15%)应用,尤其是儿童,要严格按体重计算用量。
6.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滴注时应为20滴/分钟,15~20分钟后,患者无不适,可改为40~60滴/分钟,并注意监护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7.本品与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配伍时如出现沉淀,请勿使用(双黄连注射液的最佳配伍PH值为4.98~5.45)。
8.首次用药应密切注意观察,一旦出现皮疹、瘙痒、颜面充血,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及时给予脱敏治疗。
2015-06-23 21:4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