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齿痛> 牛蒡子不良反应

医生回答(2)

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牛蒡子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以及皮疹等过敏反应。
1.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于牛蒡子中的某些成分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或影响神经递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等症状,长期可能引起营养不良。
2.呕吐
呕吐通常由药物引起的直接刺激性作用或间接通过恶心而诱发的反射性效应。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强烈排空样运动,伴有剧烈的上腹部不适和疼痛感。
3.腹痛
腹痛建立在恶心和呕吐的基础上,主要是因为食物残渣或其他物质进入小肠时,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肠道痉挛。症状包括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性剧痛。
4.腹泻
腹泻是由于牛蒡子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使肠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大便次数增多和稀水样便。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脱水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补液治疗。
5.皮疹
皮疹是由机体对牛蒡子中某些化学成分产生的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严重时可能出现瘙痒、渗出等症状。
使用牛蒡子需谨慎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进行止泻处理。

2024-02-03 05:15

举报

龙鹏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
采集: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药材: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归肺经;心经。
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名:牛蒡根。[1]
牛蒡原产亚洲,中国从东北到西南均有野生牛蒡分布。公元940年前后,由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多年选育,出现很多品种。栽培和食用牛蒡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和山东、徐州等地。中国过去基本不作蔬菜用栽培,少量栽培用于中药。随着出口栽培面积扩大,国人也开始食用起来。

2015-06-27 15: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