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过敏> 注射液功能主治

医生回答(3)

杨罗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注射液主要用于利尿消肿、降压、脱水、高钙血症、抗炎等疾病的治疗。由于该药物属于处方药,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利尿消肿
通过竞争性阻断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共同转运体,减少氯化钠的重吸收,增加水和电解质排泄,从而产生利尿效果。利尿后可减轻水肿症状。适用于急性肺水肿、脑水肿等疾病引起的水肿。
2.降压
由于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能迅速降低细胞外容量,进而降低心脏前负荷,使心输出量下降;同时,利尿效应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降低,引起醛固酮分泌减少,血压下降。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以快速控制高血压。对于急性高血压危象或严重慢性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脱水
能够增加肾脏对水分的排泄,减少身体内的液体积聚,从而实现脱水的目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需注意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4.高钙血症
可以促进钙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清钙水平。可用于高钙血症的紧急处理。通常口服或注射给药。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5.抗炎
因为具有抑制白介素-6等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或其他免疫相关疾病时出现的轻度至中度的发炎反应。多为口服给药。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禁止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以免加重耳毒性。此外,长期应用本品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应注意补充钾盐,尤其是伴有严重腹泻、呕吐等情况时。

2024-03-13 00:02

举报

弓水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注射液的功能主治为水肿性疾病、高血压、高钙血症、高钾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

1、水肿性疾病

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

2、高血压

由于注射液属于强效利尿剂,可以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

3、高钙血症

由于注射液可以促进钙离子的排出,如果患者存在高钙血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降钙素原的水平。

4、高钾血症

注射液可以促进钾离子的排出,如果患者存在高钾血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降钾的目的。

5、稀释性低钠血症

由于注射液属于强效利尿剂,如果患者存在稀释性低钠血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利尿的效果。

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患者体内水分排出过多,可能会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从而出现水肿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利尿的效果。

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使用,也要避免多服或少服,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如果患者用药以后疾病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3-26 21:46

举报

左室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不良反应:见者与水、电解质紊乱有关、尤其是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如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少见者有过敏反应(包括皮疹、间质性肾炎、甚至心脏骤停)、视觉模糊、黄视症、光敏感、头晕、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胰腺炎、肌肉强直等。

2015-07-03 21: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脱水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推荐医生更多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邢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