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严重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手足口病的严重性取决于是否出现重症症状。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A16型最为常见。这些病毒在侵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应答,导致发热、出疹等症状。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病毒繁殖,因此表现为轻症或自限性疾病;但对于某些高危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或存在基础疾病者,由于其免疫状态较差,无法有效地清除病毒,可能导致病毒持续活跃并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此外,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等慢性疾病,或者免疫力低下,也可能会增加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并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重症征兆。

2024-03-08 18:49

举报

医生回答(4)

石珊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一般的预防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一般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015-07-30 17:08

举报

柴月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这是属于儿童常见疾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治疗处理。

2015-07-30 17:08

举报

林立让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2015-07-30 17:08

举报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2015-07-30 17: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每年4-9月是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