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前列腺> 中华肝吸虫

医生回答(5)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华肝吸虫,也称为华支睾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肝脏内的寄生虫,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感染。该虫体可导致肝损害、胆管炎等疾病,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治疗通常采用吡喹酮等药物,以杀死寄生虫并预防并发症。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可能存在该寄生虫地区的人群,以早期发现和
中华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胆道内,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胆汁淤积和胆管损伤;同时,虫体代谢产物和死亡后的分解产物也是致敏原,能够引起过敏反应。轻度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可以通过血常规、肝功能测试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来诊断是否存在中华肝吸虫感染。其中,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确认感染的主要手段,因为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持续的免疫应答。治疗通常使用阿苯达唑或吡喹酮等口服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剂量。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类及其制品,以减少感染风险。此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针对易感人群,可以有效监测和管理该寄生虫感染。

2024-01-15 23:10

举报

冯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华肝吸虫,囊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囊蚴在鱼体内可存活3个月到1年。囊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幼虫循胆汁逆流而行,少部分幼虫在几小时内即可到达肝内胆管。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到达肝胆管内。

2015-10-07 09:46

举报

李焕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华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阶段。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人不是华支睾吸虫的唯一宿主。

2015-10-07 09:46

举报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华肝吸虫,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浅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输卵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卵模之前为子宫,盘绕向前开口于生殖腔。受精囊在睾丸与卵巢之间,呈椭圆形,与输卵管相通。劳氏管位于受精囊旁,也与输卵管相通,为短管,开口于虫体背面。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 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2015-10-07 09:46

举报

段英达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华肝吸虫,排泄囊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向前端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1/3,呈分支状。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通储精囊,经射精管入位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

2015-10-07 09: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