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气虚> 脾虚水湿停留的症状

精选回答(5)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疾病、儿科疾病和妇科疾病,达于阴平阳秘,对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和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深入研究

提问

脾虚水湿停留的症状包括身体疲乏、四肢沉重、食欲下降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身体疲乏

长时间处于寒湿环境,可能会损伤脾脏阳气,出现身体疲乏现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治疗。

2、四肢沉重

长时间吃螃蟹、冰淇淋等生冷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湿气重,出现四肢沉重现象。可以遵医嘱口服藿香正气胶囊、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治疗。

3、食欲下降

长时间不按时吃饭,可能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下降现象。可以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吃小米粥、山药粥等清淡食物,补充营养。同时,可以通过跑步、跳绳等运动方式,促进消化。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脉搏微弱等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

2023-07-22 08:10

举报

康连鸣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心内科,心肌病及遗传疾病。

提问

您好,脾胃虚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胃阴虚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2019-01-28 22:00

举报

丁爽 医师 绵阳佰信医院

擅长:擅长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提问

你这个就是纯粹的中医理论上的东西了,你非要去套肯定可以套上。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长期的脾虚,就会气血不足,而气血不足的时间长了,当然会导致心血,肝血不足,甚至各个脏腑的功能的不足。所以本来中医对脾的功能就很看重,学派上面都还有专门补脾的补土派。

2016-09-06 16:05

举报

刘志生 医师 中西医结合诊所

擅长:中医科、男科、肾虚,前列腺疾病。

提问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是可以影响的,建议根据中医辨证,选用参苓白术散调理。

2016-09-06 16:04

举报

李怀璞 医师 定西市中医院

擅长:感冒,偏头痛,眩晕,消化不良,肠系膜淋巴结炎,支气管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中医诊治。

提问

你好,这个会影响肝功能与心脏的,因为脾虚了,肝会克脾,这样就打乱了肝气的正常运行。脾湿太多,排不出去,时间长了在体热的作用了变成了痰,痰就会影响心脏,造成心脏病。所以这个情况建议你多找当地中医师健脾利水处理,如参苓白术汤,苓桂术甘汤。

2016-09-06 16: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虚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 可能疾病: 心脾两虚 慢脾风 脾疳 脾虚泄泻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