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内衣穿得太紧胸部疼痛?
补充说明:内衣穿得太紧胸部疼痛?
2017-02-26 22: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4)
内衣穿得太紧可能会导致胸部疼痛,也可能是由气管或支气管疾病、肺和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纵隔和食管疾病等引起。
1、气管或支气管病变:当患有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癌时,可能会累及胸部并引起疼痛。2、肺和胸膜病变:患有肺炎、肺结核、肺栓塞、自发性气胸、胸膜粘连和其他疾病时会引起胸痛。3、心血管疾病:当患有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其他疾病时,会引起胸痛。4、纵隔和食管病变:当患有急性纵隔炎、纵隔气肿、急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等时,可累及胸部并引起疼痛。
建议患者日常选择宽松的贴身衣服。
2022-09-02 17:57
举报要是因为内衣穿得过紧,是可以出现乳房疼痛不适。你可以穿大小合适的内衣,如果症状不缓解,你需要找医生面诊看看,必要时可做个乳腺彩超检查。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有可能的,会影响血液循环,所以引起疼痛的,不要穿太紧了。如果穿得不紧,还是有疼痛,乳房疼痛可能是因为排卵后雌孕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乳腺,导管等发育引起的。观察是否有包块。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如果是那一部合适,确实会挤压到胸部形成疼痛,有的时候还会形成憋气。因此一定要适中。
2017-02-26 22:1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
症状起因:症状起因: 1、胸壁病变 胸壁变所引起的胸痛是各类胸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如胸壁的外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局部皮肤,肌肉,骨骼及神经病变。常见的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组炎,带状疱疹,痛性肥胖症,肌炎及皮肌炎,流行性肌痛,颈椎痛,肋软骨炎,骨肿瘤,肋间神经炎,神经根痛等。其中共同特征:1.疼痛的部位固定于病变处,且局部有明显压痛。2.深呼吸、咳嗽、举臂、弯腰等动作使胸廓活动疼痛加剧。 2、肺及胸膜病变 肺和脏层胸膜对疼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梗死等,由于病变累及壁层而发生胸痛。肺癌侵及支气管壁及壁层胸膜都可产生胸痛。自发性气胸时由于粘连撕裂产生突然剧痛。干性胸膜炎由于炎症波及脏层和壁层胸膜发生摩擦而致胸痛。大量胸腔积认与张力性气胸可由于壁层胸膜受压发生胸痛。其共同特点为:1.多伴咳嗽或咳痰。2.常因咳嗽、深呼吸而胸痛加重,其他胸壁活动并不引起疼痛,3.胸壁局部无压痛。常伴有原发疾病之症征,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 3、心血管系统疾病 常见原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包炎。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疾病及心肌病引胸痛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心包炎是由于病变累及第5肋水平以下的心包壁层和邻近胸膜而出现疼痛,其共同特征为:1.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少数在剑突下,可向左肩放射,2.疼痛常因体力活动诱发加重,休息后好转。 4、纵隔及食管病变 较少见,常见原因有急性纵事炎,纵隔肿瘤,纵隔气肿,急性食管炎,食管癌等。纵隔疾病是因纵隔内组织受压,神经或骨质受累等因素引起胸痛。食管疾病主要由于炎症或化学刺激物作用于食管黏膜而引起。其共同特征为: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续进行性隐痛或钻痛,常放射至其他部位。吞咽时疼痛加剧,伴有吞咽困难。 5、模膈病变 病因可在横膈本身或由腹腔脏哭疾病所引起,常见者为膈胸膜炎、膈下脓肿、膈疝、肝炎、肝脓肿、肝癌等。横膈病引起的胸痛是由于膈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其特点为:一般疼痛位于胸廓及胸骨下部。膈肌中央受刺激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及颈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胸、内科
丹蒌片
宽胸通阳,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用于痰瘀互结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憋气,舌质紫暗,苔白腻;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乳癖散结胶囊
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病,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等。
辅酶Q10片
本品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1、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2、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3、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