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造影剂钆剂对肾有影响?
补充说明:造影剂钆剂对肾有影响?
2019-03-23 04: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造影剂一般是指造影剂,使用造影剂后对肾脏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会造成肾脏损伤,引起过敏反应、肾脏负担加重等。
造影剂是可以增强人体影像显示的化学物品,常用的有消化道造影剂、离子造影剂和MRI钆造影剂,一般是做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时使用。造影剂的安全性较高,一般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损伤,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造影剂还需要通过肾脏代谢,所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肾脏功能不全的情况,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
另外,造影剂还可能会导致肾脏细胞损伤,从而引起肾脏炎症反应,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现象。建议患者在进行造影检查前,完善肾功能检查,了解肾脏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以免造影剂对肾脏造成损伤。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3-07 13:45
举报刘萍 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妇科内分泌(功血、闭经、围绝经期综合症、PCOS等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诊治,不孕症(输卵管吻合术)、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子宫肌瘤、卵巢瘤、宫外孕腔镜术)、宫腔镜手术(宫颈疾病诊治)、腹膜外剖宫产,及产科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和处理及危重症病人抢救。
提问
你好,一般我们在做核磁共振的时候都会用到 钆造影剂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在体内很快的就会被代谢出去,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你好,但是一定要记住,在做完这些检查之后一定要多喝水,否则可能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
2019-03-23 07:0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不用担心,钆造影剂一般使用的都会很少,身体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非要说它的危害,很有可能是造影剂代谢的时候,会加重我们肾脏的负担,可能一些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能用造影剂,在床上有劲的检查之后,多喝水,多排尿。
2019-03-23 06:28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毒症昏迷是指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代谢产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被破坏,由此所引起的自身中毒和产生的综合病征称为尿毒症(uremia)。常表现为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和肌酐显著升高,并伴有胃肠、神经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无力、淡漠、失眠、抽搐、嗜睡以至昏迷等症象。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肾本身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疾病如高血压性肾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尿路阻塞等引起肾实质严重损伤,大量肾单位破坏,造成严重肾功能障碍时都可出现尿毒症。
多发人群:尿毒症透析患者
典型症状: 昏迷 菌尿 镇静、麻醉剂所致昏迷 中度昏迷 觉醒状态丧失
临床检查: 昏迷 菌尿 镇静、麻醉剂所致昏迷 中度昏迷 觉醒状态丧失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 —— 100000元)
百令胶囊
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腰背酸痛;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
黄葵胶囊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症,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