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精选回答(3)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是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所引起,在患病后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现象,同时还伴有头痛、视力障碍、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醋酸片、醋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以通过脾切除术进行治疗。

此外,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同时还要避免吃海鲜、牛肉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3-07-25 03:13

举报

陈安富 主治医师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四肢骨折,脊柱骨折,神经肌腱损伤,软组织缺损手术治疗,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疼,颈肩痛等诊断治疗,擅长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治疗,对骨折及肌腱神经损伤术后康复指导有丰富经验。

提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很多时候找不出确切原因,可能和自身免疫,某些感染等因素有关系,一般来说需要做骨髓穿刺等检查判断,如果是特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紫癜,需要考虑血液科住院治疗,给予激素等药物治疗,另外就是注意个人的习惯,尽量的避免外用。

2018-09-02 11:58

举报

黄红远 主治医师 四川省二级综合性医院

擅长:擅长消化、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

提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及血小板的显著减少。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血管因素等有关,是由于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增加,进面影响到血小板的生成,同时加速了血小板的破坏,从而造成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减少。继发性者,则有明确病因,例如,接触苯、铅、砷、金制剂及X线、放射性核素,或使用某些抗肿瘤、抗癫痫药物、噻嗪类利尿药等。治疗主要是用激素,严重者可以考虑作脾切除。另外还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达那唑、输注血小板、血浆置换、促血小板生成药以及中医中药。

2009-06-09 11: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