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咽后壁脓肿俗称咽后脓肿,为咽后壁的化脓性炎症,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较常见,为咽后淋巴结急性化脓所导致,多出现于3个月到三岁的婴幼儿,慢性的较少见,多因颈椎结核引起,一般认为成人多见。常见的疾病原因有咽后隙化脓性淋巴结炎、咽部异物及外伤、耳部感染,咽后溪隙淋巴结结核或颈椎结核形成的性寒脓肿。
2021-06-12 14:5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abscess),发生于咽后间隙中,多因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引起,分急慢性两类。急性者多见于儿童。慢性者少见,多系颈椎结核形成脓肿,又称冷脓肿。本节论述急性化脓性咽后脓肿。
柴银颗粒
中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
双料喉风散
适应症: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肺胃热毒炽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齿龈肿痛,鼻窦脓肿,皮肤溃烂等症。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清热散结片
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