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
补充说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
a******W 2021-08-19 14: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可以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清热解毒中药、口腔护理、皮肤黏膜保护、对症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缓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常用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包括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这些药物能够针对特定的病毒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2.清热解毒中药
清热解毒中药如板蓝根颗粒、蒲地蓝消炎片可内服,具有疏风散热、解毒利咽的功效,能有效改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所致的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上述药物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可辅助机体对抗病毒感染,促进病情恢复。
3.口腔护理
轻柔地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拭患儿口腔内部,每日数次,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预防继发感染。此措施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因食物残渣刺激而引起疼痛加剧的风险。但需注意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患儿的不适感。
4.皮肤黏膜保护
使用非处方药膏如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患处,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时间及剂量。这类药膏能够舒缓皮肤瘙痒、干燥等症状,并且有轻微的止痛效果;对于轻度至中度的手足口病皮损有一定帮助作用。
5.对症治疗
若患者出现高热不退的现象,则需要遵照医生的建议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降温处理。上述药物均属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能够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进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因为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
2024-02-10 04:4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每年4-9月是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养胃舒胶囊
扶正固体,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症。
施保利通片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单纯性唇疱疹;细菌性皮肤感染;因放射或细胞抑制剂治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辅助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支气管炎、咽峡炎、咽炎,中耳炎、鼻窦炎。
清开灵颗粒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对温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燥不安,咽喉肿痛,舌红或绛,苔黄,脉数者适宜;多用于湿热型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
余麦口咽合剂
彝医:麦枯息火。中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灼热、疼痛,局部红肿、心烦、口干,小便黄赤,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见以上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