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便血> 放射性肠炎便血怎么止血

放射性肠炎便血怎么止血

发病时间:不清楚

放射性肠炎便血怎么止血

补充说明:放射性肠炎便血怎么止血

a******W 2021-08-25 17:27

放射性肠炎 便血 血管 出血 氨甲环酸 维生素K 肠道 凝血功能障碍 麻醉 结扎 外科手术 腹泻 电解质紊乱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放射性肠炎引起的便血可以考虑药物止血、内镜下止血、血管介入栓塞、结扎术等方法来止血。如果出血无法控制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1.药物止血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非处方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维生素K等来实现止血。这些药物能够减少出血部位炎症反应及增加凝血因子合成,从而起到止血效果。
2.内镜下止血
在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发现并处理出血点,包括喷洒硬化剂、电凝或夹闭等方式。内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位置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控制放射性肠炎引起的便血。
3.血管介入栓塞
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在影像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受损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此方法适合严重出血病例,可迅速阻断异常血流减轻肠道压力;但需考虑是否存在并发凝血功能障碍。
4.结扎术
在全身麻醉下找到并结扎受损较大动静脉以控制出血。结扎术是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之一,对于难以定位或无法使用其他手段控制之大量出血有益;须评估患者是否能耐受开腹操作以及是否有相关禁忌证。
在治疗放射性肠炎引起的便血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因为长期腹泻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此外,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肠道损伤。

2024-03-07 08: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enteritis)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在早期肠粘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粘膜糜烂。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