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乙脑> 打完乙脑疫苗发烧39度怎么办

打完乙脑疫苗发烧39度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打完乙脑疫苗发烧39度怎么办

补充说明:打完乙脑疫苗发烧39度怎么办

a******W 2021-08-26 22:32

乙脑 疫苗 发烧 高烧 腹股沟 头部 对乙酰氨基酚片 布洛芬缓释胶囊 发热 头痛 脱水 电解质紊乱 细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打完乙脑疫苗后出现39度的高烧,可以采取物理降温、退热药、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其他不适,应尽快就医。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者用冰袋敷于头部。这些部位的大血管通常处于比较表浅的位置,能够促进身体散热,从而降低体温。
2.退热药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病情。上述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解热镇痛作用,进而减轻发热、头痛等症状。
3.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静脉输注电解质平衡液,旨在维持体液平衡和纠正脱水。由于乙脑疫苗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引起的轻度发烧,严重时会引起高烧不退,引起机体代谢率增加,导致水分丢失过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液体以防脱水。
4.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可能涉及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需遵医嘱合理使用。针对可能出现的细菌感染并发症提供保护,因为虽然乙脑疫苗主要是为了预防由特定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不排除存在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若持续高温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2024-01-02 19: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暑温,暑瘟,日本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适用药品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伊曲康唑胶囊

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皮肤科/眼科:(1)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2)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3.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注:对于免疫受损的隐球菌病患者及所有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患者,只有在一线药物不适用或无效时,方可使用本品治疗。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块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