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 什么是核医学?

医生回答(1)

李英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原理,通过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来研究生物功能和病理生理过程的学科。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在体内追踪其分布与代谢情况。由于某些放射性物质能够对特定组织或器官产生特异性摄取,因此可用于评估这些部位的病理状态。核医学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会出现心悸、多汗等症状;肾功能不全则可能伴随尿量减少、水肿等现象。
核医学常用的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前者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而后者广泛应用于肿瘤学领域。核医学也涉及一些放射性药物的使用以治疗疾病,例如碘-131用于甲亢的治疗,其能破坏甲状腺细胞的功能。此外,镭-223可靶向骨转移癌细胞中的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从而缓解疼痛并减缓癌症进展。
核医学是一种精密且具有辐射风险的医疗技术,接受检查后需遵循专业人员指导进行后续处理,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2-19 03: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