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饮食吃什么?

精选回答(1)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儿科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新生儿疾病等有成熟的经验。

提问

母乳性黄疸患者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也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1、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患者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情况,可能是饮食不当、肝脏功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此时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蔬菜粥等,既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不会加重病情。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橙子、苹果、香蕉、西红柿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果胶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胆红素的代谢,从而缓解症状。

3、药物治疗

如果母乳性黄疸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饮食调理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促进胆红素代谢的作用。

除此之外,母乳性黄疸患者还可以适当地参加户外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有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2021-11-17 20: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母乳性黄疸 (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