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整形美容> 整形> 血管瘤> 核医学科治疗血管瘤的方法

核医学科治疗血管瘤的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核医学科治疗血管瘤的方法

补充说明:核医学科治疗血管瘤的方法

a******W 2022-01-08 16:28

血管瘤 肿瘤 辐射损伤 恶性肿瘤 小细胞肺癌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妊娠 放疗 血管 甲状腺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董璐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核医学科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包括放射性核素注射、放射性微球疗法和放射性碘-131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放射性核素注射
放射性核素注射是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小分子物质注入体内,通过其衰变释放出高能量射线来破坏异常增生的组织。此方法利用了放射性核素的生物浓聚效应,在特定区域内产生较高的辐射剂量,从而针对血管瘤内的异常新生血管发挥作用。
2.放射性微球疗法
放射性微球疗法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采用经导管超选择性地将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小颗粒微球送至肿瘤部位进行局部放疗。微球中含有稳定的放射性元素如钇-90,可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较低的辐射损伤,而主要作用于恶性肿瘤及其相关血供。
3.放射性碘-131治疗
放射性碘-131治疗是口服含碘药物后,由于甲状腺摄取碘的能力较强,因此能够被甲状腺大量吸收并滞留其中,进而使甲状腺受到辐射损伤。该方法适用于某些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某些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上述疾病均可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血液系统受累,此时使用碘-131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接受核医学科治疗前,应确保患者无对其有禁忌证的既往史,如妊娠或哺乳期。同时,需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血液系统变化及长期潜在风险。

2024-01-22 03: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