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的基本病因

医生回答(1)

洪艺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心血管内科

提问

慢性心衰的基本病因包括心肌损伤、心室负荷增加、心室扩张、心肌肥厚以及心肌代谢异常。这些因素导致心肌功能下降,心排出量减少,引起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从而引发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1.心肌损伤
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损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曲美他嗪、辅酶Q10等药物来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2.心室负荷增加
长期的心室负荷增加会导致心肌过度劳累,进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对于存在心室负荷增加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利尿剂如氢、等进行治疗。
3.心室扩张
心室扩张是由于心肌损伤后心室壁变薄,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导致心室腔扩大,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针对心室扩张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采用地高辛片、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等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
4.心肌肥厚
心肌肥厚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容易发生缺血缺氧,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如果确诊为心肌肥厚所致的心力衰竭,则需要配合医生通过射频消融术、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等方式来进行针对性处理。
5.心肌代谢异常
心肌代谢异常是指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心肌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心力衰竭。为了纠正心肌代谢异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普伐他汀钠片等药物稳定斑块并抗炎。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和水肿状况。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2024-03-20 14: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