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红细胞偏低> 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偏低是怎么造成的

精选回答(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偏低可能是由于月经期、免疫力低下、药物因素、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原因所引起的。

1、月经期

女性月经期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此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月经期过后,此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

2、免疫力低下

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入侵,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胸腺肽肠溶片等。

3、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建议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服用上述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因素而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等症状。患者会出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理化因素、辐射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15 20: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参芪颗粒

升白护髓、补气养血、健脾益肾、增强免疫,适用于肿瘤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并适用于脾肾亏虚、免疫力低下的治疗,具有控制各种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作用。可以与放化疗配合使用。

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减轻放、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和胃肠道反应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1.用于治疗成人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用于治疗嗜酸细胞过多综合症(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3.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