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儿童尿床> 治疗儿童尿床方法

精选回答(1)

唐书生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擅长:呼吸相关疾病等

提问

治疗儿童尿床方法可采取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盆底肌肉训练等措施。
1.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通过调整儿童的排尿习惯,如定时排尿、减少夜间饮水等,来减少尿床的发生。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儿童尿床问题,家长需配合训练,逐步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包括使用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以调节夜间尿液分泌。对于夜间多尿或膀胱容量小的儿童,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尿床发生。
3.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肌肉训练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控制力,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从而减少尿床。该方法适合于因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的尿床问题,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家长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避免因尿床问题引发的压力和焦虑。同时,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

2024-08-26 09: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床 (遗尿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