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 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有什么好的方法

精选回答(1)

刘泽群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擅长: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病变,计划生育,多囊卵巢,产前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包块等

提问

习惯性流产可以考虑采取激素治疗、免疫治疗、遗传咨询等方法进行治疗。
1.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可能包括使用黄体酮等药物来支持妊娠。例如,在孕早期,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口服黄体酮胶囊。黄体酮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稳定,为胚胎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激素,有助于减少流产的风险。对于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习惯性流产,此治疗方式可提高受孕成功率。
2.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可能涉及使用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药物调节母体免疫系统。如在孕期,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这些药物。免疫治疗旨在降低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从而保护胎儿免受攻击。通过调整母体免疫状态,减少流产风险。对于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免疫治疗能够改善母胎关系,增加妊娠持续时间。
3.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通常由专业遗传学家提供,包括基因检测和遗传风险评估。咨询过程可能需要多次面谈,以了解家族史和其他相关因素。遗传咨询帮助夫妇了解其携带的遗传疾病风险,以及如何采取预防措施。通过提前识别潜在问题,夫妻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始生育计划。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或高风险因素的夫妇,遗传咨询是制定个性化生育策略的重要步骤。
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嘱,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运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辐射和有毒化学品。此外,定期产检也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7-12 17: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习惯性流产 (滑胎)

习惯性流产为自然流产连续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中医称为“滑胎”。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大多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等。

  • 症状起因: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且常为多种因素共同所致。 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一、遗传因素:约占习惯性流产的4.5%25%,如胚胎染色体的异常,流产多发生在妊娠8周以内。 二、内分泌因素:约占13%2%,如卵巢黄体功能不全,亦早期流产的常见原因。 三、生殖器官异常:约占12%15%,如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内口功能不全症等,多引起晚期流产。 四、感染因素:占2%,如病毒或细菌感染,一方面可导致胚胎的发育异常,另一方面可引起生殖器官的炎症,不利于孕卵着床。

  • 可能疾病: 人流后妇科病 染色体异常性不孕 流产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产科

适用药品

黄体酮胶囊

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