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发烧> 发烧> 孩子发烧抽风怎么处理?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孩子发烧抽风可以采取降温治疗、抗惊厥药物治疗、吸氧治疗、颅内压增高治疗、脑水肿治疗等治疗措施进行处理。
1.降温治疗
通过物理降温如退热贴、温水浴或口服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来降低体温。适用于高热状态下预防进一步神经系统损害。在儿童发热伴抽搐时使用。
2.抗惊厥药物治疗
抗惊厥药物如可以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缓解痉挛状态。 主要用于控制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癫痫发作。当考虑为继发性癫痫所致抽搐时可选用。
3.吸氧治疗
吸氧有助于改善脑部缺氧状态,减少因缺氧导致的进一步损伤。 在评估后认为存在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时应用以支持呼吸功能。
4.颅内压增高治疗
颅内高压可能导致脑组织受损,需采用降颅压药物如减轻压力。 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显示有显著颅内压增高征象时应施用。
5.脑水肿治疗
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力,需要使用甘露醇快速降低颅内压。 对于急性期严重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患者效果明显。
在处理儿童发烧抽风的过程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儿送往医院急诊科。同时,家长应注意记录患儿的症状变化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降温措施,如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非处方解热镇痛药帮助降低体温。

2024-04-17 04: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颅内压增高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 可能疾病: 猪带绦虫病 硬脊膜脓肿 硬脑膜脓肿 肺炎球菌脑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