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附子理中丸治疗流口水吗
补充说明:附子理中丸治疗流口水吗
2024-06-06 16: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附子理中丸可以辅助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流口水症状,但对其原因导致的流口水可能无效。
附子理中丸是一种温阳散寒、健脾和胃的中成药,主要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等中药组成。该药物具有温中祛寒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以及四肢不温等症状,而流口水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寒所致,此时服用此药物后能够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所以是可以使用的。
但如果患者是因外感风热或湿热内蕴等因素诱发的流口水,则使用附子理中丸通常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这些疾病与体内阴阳失衡有关,而不是单纯的阴盛阳衰现象。建议此类人群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在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发挥。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任何异常反应都要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2024-06-07 12: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口涎外溢又称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症状起因: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么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否则就不一定有问题。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后又出现流涎,则要观察小儿有无哭吵、发热,再看看口颊粘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以便进行治疗。咽喉中的腺样体肥大,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常须张口呼吸。吞咽口水的动作较少,口水外溢的情形较常发生,便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就诊科室: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