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视网膜萎缩> 视网膜萎缩一定会失明吗

医生回答(1)

武岳礼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视网膜萎缩不一定会导致失明。
视网膜萎缩是指眼底视网膜组织发生退行性变薄、色素减少等病变。对于轻度的视网膜萎缩,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接受适当治疗,如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此时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视力丧失。但对于重度的视网膜萎缩,由于其会导致细胞功能逐渐丧失,所以可能会引起失明。因此,对于存在视网膜萎缩风险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此外,若患者在出现视网膜萎缩的同时还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风险增加。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偏高,容易引发微血管病变,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沉积于眼底视网膜的小血管壁上,进而影响血流供应,诱发或加重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促使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导致眼底出血、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针对视网膜萎缩,应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以减少视觉疲劳;同时还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护眼睛健康。

2024-02-27 02: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