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面瘫> 面瘫> 什么是病毒性面瘫

医生回答(1)

刘强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病毒性面瘫是由特定病毒感染引起的面部肌肉麻痹。
病毒性面瘫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其他嗜神经病毒侵袭面部神经所导致的。这些病毒在进入体内后会沿着感觉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在到达中枢端时复制并沿运动神经纤维扩散,进而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典型表现为耳后疼痛、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咀嚼困难、食物从鼻孔流出等现象。
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头颅核磁共振成像以评估大脑内部结构是否受损。此外还可通过肌电图来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以及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等。对于恢复期出现的并发症,可使用神经营养剂,如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等。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病情恢复。

2024-03-31 11: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