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腹外疝> 腹外疝的病因及病理分类

腹外疝的病因及病理分类

发病时间:不清楚

腹外疝的病因及病理分类

补充说明:腹外疝的病因及病理分类

a******W 2022-03-07 18:23

腹外疝 肥胖 肠梗阻 缺陷 手术 咳嗽 便秘 开塞露 肌肉 腹部 暴饮暴食 无张力疝修补术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腹外疝的病因及病理分类包括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年龄、性别、肥胖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腹壁薄弱或缺损,引起腹腔内脏器向体表突出形成疝。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疝囊内容物嵌顿导致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1.先天性因素
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腹腔内脏器移位至腹壁薄弱区域,形成先天性缺陷。可通过手术修补未闭合的腹膜鞘状突来纠正异常位置的内脏器官。
2.后天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包括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腹壁薄弱处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发生膨出。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进行缓解。
3.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和组织逐渐变弱,无法有效支撑内脏器官,从而增加了腹外疝的风险。对于老年人群,应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形和体重,以减少腹部压力对腹壁的影响。
4.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腹外疝,因为男性的盆腔间隙较大,使得腹壁结构相对薄弱。针对男性患者,建议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穿戴弹性腹带压迫疝囊口,防止疝块突出。
5.肥胖
肥胖会增加腹壁的压力,导致腹壁薄弱,进而引起腹外疝的发生。肥胖者应注意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体重,预防腹外疝的发生。
腹外疝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遵医嘱通过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恢复效果。

2024-03-20 06: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梗阻

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常见的有胆石性肠梗阻、肠石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小儿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小肠梗阻、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神经性肠梗阻、妊娠合并肠梗阻、假性肠梗阻等。

推荐医生更多

李景瑞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