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凉燥> 治疗外感凉燥证的常用方剂是

医生回答(1)

姚良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外感凉燥证的常用方剂有桑菊饮、杏苏散、荆防败毒散、葛根汤和麻杏石甘汤。由于外感凉燥证属于中医诊断,建议患者就医以获取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桑菊饮
桑菊饮中薄荷、连翘等疏风散热;桑叶疏散肺经之风热;菊花清利头目。本品辛散微寒,适用于外感凉燥证初起。
2.杏苏散
杏苏散中紫苏叶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前胡降气化痰;桔梗开宣肺气;枳壳行气宽胸;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和胃;生姜温胃止呕;大枣调和诸药。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中荆芥穗发表散风;防风胜湿止痛;茯苓祛湿健脾;独活祛风湿,止痛;柴胡疏肝解郁;前胡降气化痰;枳壳行气消积;羌活、川芎、白芷能祛风除湿。服用时需注意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葛根汤
葛根汤中葛根解肌退热;麻黄发汗解表;芍药和营护阴;桂枝助葛根解表;生姜温胃止呕;炙甘草调和诸药;大枣补脾益气。服药时需注意不宜空腹服用,以免引起不适。
5.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泻肺热;杏仁降泄肺气;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主要用于外感风邪所致咳嗽、喘息等症状。使用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以上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用。外感凉燥证患者平时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太极等,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024-02-25 08: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