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怎么修复胃黏膜

医生回答(1)

程茂璐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糜烂性胃炎的胃黏膜修复可以通过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等治疗措施来实现。
1.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增加胃黏液层厚度,减少胃酸对受损部位的刺激。常用药物如铝碳酸镁片、硫糖铝咀嚼片等。此方法适用于轻至中度胃黏膜损伤患者,可作为短期症状缓解使用。
2.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阻断壁细胞H+/K+-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愈合。代表药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对于存在高胃酸分泌状态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是首选方案。
3.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地占据壁细胞表面的H2受体,阻止组胺与其结合,减少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西咪替丁片等。本品适合于因胃酸过多导致的不适症状,但长期服用需监测潜在副作用。
4.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具有杀菌效果。主要采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广谱抗生素。若经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则需要遵医嘱接受规范的抗生素联合疗法。
5.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糜烂性胃炎多由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所致,可通过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方剂改善症状。对于糜烂性胃炎伴随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相应汤剂。
在治疗糜烂性胃炎的过程中,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及过酸食物,以减轻胃部负担。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促进胃黏膜修复。

2024-04-09 19: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