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鱼鳞病> 板层状型鱼鳞病

医生回答(1)

董璐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板层状型鱼鳞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角化异常疾病。
板层状型鱼鳞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表皮细胞分化障碍所致。由于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并黏附在一起,形成一层层的角质层,从而引起该疾病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全身广泛分布的厚积鳞屑,尤其是在四肢屈侧和皱褶部位更为明显。伴随的症状可能包括皲裂、红斑、瘙痒等。
针对板层状型鱼鳞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显微镜下观察脱落细胞形态学变化、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基因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皮肤厚度。治疗通常采用外用药物为主,如使用尿素霜、维A酸乳膏等有助于改善皮肤干燥和角质化的问题。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A或其衍生物进行治疗。
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和肥皂,保持皮肤湿润,定期涂抹保湿霜。同时注意均衡饮食,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皮肤健康。

2024-01-24 03: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