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心胸外科> 心内膜垫缺损> 心内膜垫缺损治疗

医生回答(1)

郭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心内膜垫缺损的治疗可能需要采取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下心内膜修补术、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经导管补片术、心室分流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心内直视手术
心内直视手术通常采用全麻,在体外循环支持下直接暴露心脏进行修复或替换受损部位。此手术可提供稳定环境对患者的心脏进行精确操作,是解决复杂先天性畸形如心内膜垫缺损的有效手段。
2.体外循环下心内膜修补术
体外循环下心内膜修补术是在全身麻醉下建立人工循环回路,冷却血液并移除其自然循环,然后对心脏进行手术。该手术通过阻断血液循环来减少心脏负担,使医生能够安全地访问受影响区域并执行必要的修复工作。
3.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使用特制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合的瓣膜。该方法用于改善心内膜垫缺损导致的心脏瓣膜功能不全,通过局部血管通路将球囊送至目标瓣膜处膨胀压平。
4.经导管补片术
经导管补片术利用微小切口引入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将补片材料置入指定位置加固薄弱点。该措施适用于轻微的心内膜垫缺损,旨在封闭小型孔洞或裂隙,提高心脏结构完整性。
5.心室分流术
心室分流术是一种开胸手术,在全身麻醉下通过左侧第五肋间切口进入胸腔,找到异常通道后缝合关闭。该手术旨在缓解心内膜垫缺损引起的心力衰竭症状,通过调整血流方向减轻左心室负荷。
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建议采取低盐饮食,限制钠摄入量,以减少水肿发生风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2024-03-19 23: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