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作用机制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作用机制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说明: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作用机制

2021-12-28 15:3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何凡 主治医师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硕士学位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内科临床专业。擅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痛风性肾病、泌尿道感染的诊治。

提问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的作用机制是可以收缩毛细血管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垂体后叶中含有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近年的实验观察发现,药物剂量的血管加压素可以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同时还伴有Na+、K+、Cl-的排出增多。另外还发现催产素有排盐作用,但是对尿量影响不明显。垂体后叶引起尿量减少的原因是含有的抗利尿素起作用。

2022-01-24 15: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