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大便过后肛门收不回来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大便过后肛门收不回来是怎么回事
2022-03-23 16: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大便过后肛门收不回来可能是肛门括约肌损伤、痔核脱出、肛裂、直肠黏膜脱垂、肛门失禁等疾病导致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肛门括约肌损伤
肛门括约肌受到外伤、手术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功能受损甚至断裂,无法正常收缩和闭合,从而出现肛门松弛的情况。可通过提肛运动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改善症状。此外还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红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等。
2.痔核脱出
由于长期便秘等原因引起腹压增高,使肛垫向下移位并逐渐下移形成痔核,在排便时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而不能自行回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速宁片、清火栀麦丸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肛裂
由于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开后形成的慢性溃疡性病变,会导致局部疼痛、出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伴有剧烈疼痛。患者可以到医院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方式减轻疼痛症状,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硝酸甘油软膏等药膏进行治疗。
4.直肠黏膜脱垂
主要是因为先天发育异常、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原因导致的,当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时,就会造成肛门松弛,进而导致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汤、四神丸等中药调理脾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5.肛门失禁
肛门失禁是指肛门控制排泄物的能力减弱或丧失,常见于产后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此时肛门肌肉失去张力,难以保持紧闭状态。针对此病症,建议采取生物反馈疗法,以训练盆底肌肉的功能,提高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日常生活中应关注肛门部位的变化,定期清洁肛周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若症状持续未见好转,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4-04-11 12:4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大便过后肛门收不回来可能是肛门括约肌损伤、痔核脱出、肛裂、直肠黏膜脱垂、肛门失禁等疾病导致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肛门括约肌损伤
肛门括约肌是控制肛门开合的重要肌肉组织,其损伤可能导致肛门失去收缩能力。这可能影响到排便控制和恢复。轻度损伤可通过休息和物理疗法进行管理,重度则需手术修复如括约肌紧缩术。
2.痔核脱出
痔核脱出是指痔疮从肛门突出,导致肛门无法完全闭合。当痔核体积增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瘙痒等症状。对于痔核脱出引起的不适,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3.肛裂
肛裂会导致肛门部位出现裂口,若未及时处理,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使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从而导致肛门无法自行关闭。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减轻炎症,促进伤口愈合。
4.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黏膜脱垂是指直肠壁的一部分下移,当其程度较重时,就会导致肛门松弛无力,进而引起肛门失禁的情况发生。对于轻微的直肠黏膜脱垂,可以通过提肛运动来改善症状;而对于严重的病例,则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比如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法等。
5.肛门失禁
肛门失禁指不能随意控制肛门括约肌收缩而导致大便或气体不受控制地排出体外。此病症会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感染风险。针对肛门失禁的治疗方法包括生物反馈训练、盆底肌肉锻炼以及使用吸收性药膏等。必要时也可遵照医师意见服用抗胆碱能药物以减少排便次数。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功能评估和肠道健康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3-29 15:2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愈合困难,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而肛管浅表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其能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肛裂好发于肛管后中处,若肛管侧方有肛裂,或有多个裂口,应想到可能是肠道炎性疾病的早期表现。
颈腰康胶囊
舒筋活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骨折瘀血肿胀疼痛,骨折恢复期,以及肾虚挟瘀所致痹痛(增生性脊柱炎,腰椎间盘脱出症)。
小麦纤维素颗粒
小麦纤维素颗粒(非比麸):本品用于便秘;作为肠易激综合征、憩室病、肛裂和痔疮等伴发便秘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后软化大便。乳果糖口服溶液(科伦):1.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2.肝性脑病: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鬼臼毒素酊
男、女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部位的尖锐湿疣。
复方α-酮酸片
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慢性因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通常用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25毫升的患者。低蛋白饮食要求成人每日蛋白摄入量为40克或40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