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脊髓灰质炎所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治疗
补充说明:脊髓灰质炎所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治疗
a******W 2022-03-28 17: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脊髓灰质炎所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可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功能锻炼、神经康复训练、物理疗法、矫形器使用等综合治疗措施。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来维持患者的身体需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肌肉生长。适用于存在营养不良或因疾病限制进食的患者。实施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及可能存在的食物过敏反应。
2.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指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动作练习,旨在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此方法适合于所有阶段的脊髓损伤患者,目的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神经康复训练
神经康复训练涉及一系列针对受损神经系统的活动,旨在增强和重塑其功能。对于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而言,这种干预有助于提高肌力和协调性。
4.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利用电刺激、超声波等非侵入性技术直接作用于受损区域,刺激神经和肌肉活动。主要用于急性期后,可辅助缓解疼痛、减少僵硬,并促进功能性活动。
5.矫形器使用
矫形器通过提供稳定性和支撑来帮助纠正异常姿势和步态,减轻脊髓损伤引起的下肢畸形。主要适用于有固定骨骼结构问题的患者,如脊柱侧弯或足部内翻。
在脊髓灰质炎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的情况下,建议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在安全且受控的环境下逐步增加活动量。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神经营养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以辅助神经修复。
2024-02-06 04:4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
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
用于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以及拮抗氯化筒箭毒碱及类似药物的非去极化肌松作用。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地巴唑片
轻度高血压、脑血管痉挛、胃肠平滑肌痉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周颜面神经麻痹。也可用于妊娠后高血压综合征。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