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黄疸并伴有贫血是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新生儿黄疸并伴有贫血是什么原因
a******W 2022-03-28 17:31
新生儿黄疸 贫血 新生儿溶血病 先天性胆道闭锁 巨球蛋白血症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黄疸并伴有贫血可能是由母乳喂养引起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胆道闭锁、巨球蛋白血症、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母乳喂养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促进未结合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母乳性黄疸可通过停母乳48~72小时后胆红素下降来确诊,必要时需光疗干预。
2.新生儿溶血病
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胎儿红细胞被母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抗原而破坏,引起溶血。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肝脏代谢增加,超过其摄取和结合能力,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典型表现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贫血和水肿,通常需要光疗或换血疗法。
3.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婴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胆管发育异常致使胆汁无法进入肠道,进而引起胆红素在体内积聚,造成胆红素经血液循环返流入血,形成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常有陶土色大便、皮肤瘙痒等症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葛西手术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单克隆IgM增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一般采用化疗方式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5.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组由遗传因素致的红细胞寿命缩短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由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膜存在缺陷,因此容易发生破裂,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缓解。
针对新生儿黄疸伴随贫血的情况,建议密切监测婴儿的临床表现,定期测量胆红素水平以及进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以评估胆道是否正常。
2024-02-26 17:3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多发人群:刚出生的婴儿
典型症状: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临床检查: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