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的参考文献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黄疸可能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障碍、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溶血病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遗传缺陷、药物或其他因素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异常,使胆红素不能正常转化为其他物质,进而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可以通过光疗的方式降低胆红素水平,如使用间断照射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
2.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障碍
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障碍是指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和转运能力下降,导致胆红素无法被有效清除而积累在血液中。这可能是由于肝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功能减低或者数量减少所致。可遵医嘱选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水分回吸收,从而减轻水肿。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主要是指肝细胞内缺乏催化胆红素转化的酶类,导致胆红素不能及时地被分解和排出体外。可以考虑应用熊去氧胆酸片来改善肝脏的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4.胆汁排泄障碍
胆汁排泄障碍是指胆汁在肝细胞合成后无法顺利进入胆管并经过十二指肠流入小肠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胆道梗阻、胆管炎等。针对胆汁排泄障碍,可采取手术方式解除梗阻,例如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
5.先天性溶血病
先天性溶血病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红细胞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其寿命缩短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此时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了骨髓造血补偿能力,形成溶血性贫血。如果确诊为溶血性黄疸,通常需要输血治疗,如输入浓缩红细胞悬液,以纠正贫血状态。
建议密切监测患儿的皮肤和眼白是否出现黄染现象,并定期测量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应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功能测试,以评估病情变化。

2024-02-07 11: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