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淹溺> 淹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淹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发病时间:不清楚

淹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补充说明:淹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a******W 2022-03-28 17:46

淹溺 呼吸 心脏骤停 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 缺氧 溺水 肺损伤 体温过低 呼吸困难 痉挛 窒息 抽搐 大脑 肌肉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淹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与水进入呼吸道、肺通气障碍、心脏骤停、电解质紊乱、体温过低等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1.水进入呼吸道
当水进入呼吸道时,会导致呼吸道痉挛和呼吸困难,进一步引起窒息。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胸部冲击术以排出异物。
2.肺通气障碍
肺通气障碍阻碍了氧气进入血液的过程,导致身体各器官缺氧。保持开放气道并给予人工呼吸是必要的急救措施。
3.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由于溺水导致血液循环停止,无法为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流而引起的。心肺复苏是关键的急救手段,在水中发现心脏骤停患者时应立即开始CPR。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肌肉抽搐、心跳不齐等,加剧淹溺后的症状。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需要静脉注射电解质平衡溶液。
5.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加重淹溺后的心肺损伤。复温措施包括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增加衣物厚度或使用体表加温设备。
此外,建议定期进行游泳技巧和安全知识培训,以及熟悉水域环境,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

2024-03-21 14: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