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和脾胃湿寒的脉象怎么区分

脾胃湿热和脾胃湿寒的脉象怎么区分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胃湿热和脾胃湿寒的脉象怎么区分

补充说明:脾胃湿热和脾胃湿寒的脉象怎么区分

a******W 2022-03-31 18:23

脾胃湿热 舌苔 舌苔白 口干 口苦 食欲不振 腹胀 腹泻 实验室检查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脾胃湿热和脾胃湿寒的脉象可以通过舌苔、舌质、脉象、症状和病机来区分。
1.舌苔
脾胃湿热者舌苔白腻或黄腻;而脾胃湿寒则表现为舌苔白滑。
2.舌质
从舌质来看,脾胃湿热者舌体多偏红;而脾胃湿寒者则舌体颜色淡嫩。
3.脉象
从脉象分析,脾胃湿热者常见滑数、濡数等脉象;而脾胃湿寒则可见弦缓、细缓等脉象。
4.症状
从症状表现看,脾胃湿热常伴随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而脾胃湿寒则会表现出腹胀腹泻、四肢冰凉等情况。
5.病机
从病机上分析,脾胃湿热是因为湿邪侵袭,郁久化热所致;而脾胃湿寒是由于外感寒邪,凝滞于中焦,导致脾阳受损,运化失司所引起。
在诊断脾胃湿热和脾胃湿寒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诊、脉诊结果。必要时可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2024-01-28 12: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 症状起因:脾胃湿热的形成基本是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饮食不节两方面引起,与个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