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怎么办
补充说明: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怎么办
a******W 2022-03-31 18: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可采取解表散热、清热解毒、祛湿化痰、和胃降逆、调和营卫等治疗措施。
1.解表散热
解表散热是指通过使用具有发汗功效的中药来驱散体内的寒邪,如麻黄、桂枝等。适用于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恶寒等症状的情况。
2.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采用苦寒性质的药材以清除体内火热邪气的一种方法,例如金银花、连翘等。此法针对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后,可能出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时有效。
3.祛湿化痰
祛湿化痰是利用某些具有燥湿化痰作用的草药来消除体内湿浊和痰液积聚的现象,如半夏、陈皮等。对于存在脾虚湿盛、痰湿内阻等状况的患者,在感受风寒后易从寒化热,转化为湿热证候,此时可考虑运用此法。
4.和胃降逆
和胃降逆旨在通过平息胃气上逆的症状来缓解恶心呕吐等不适,常用方剂有二陈汤等。当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且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问题时,可选用上述方案调理。
5.调和营卫
调和营卫侧重于平衡机体内外环境,调节气血运行,代表方剂为玉屏风散。对于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同时存在自汗、盗汗等营卫失和表现者,可考虑应用本法进行干预。
在治疗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此外,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2024-02-04 08: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