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时间:不清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补充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a******W 2022-04-02 19:3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损伤 硝苯地平 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液 血压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心脏 血管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吴丽晴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有关,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基因表达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是必要的。
2.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逐渐变硬、失去弹性,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针对高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血压控制以及生活方式干预。
3.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促进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可用于控制高血压。
4.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这些物质会在血管壁上积累形成斑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可能导致微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冠脉病变。胰岛素替代疗法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可用于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定期进行血脂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2024-04-04 19: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