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急性乙肝一般是指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一般是能彻底治好的。
急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临床上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促肝细胞修复和抑制肝炎病毒复制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一般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另外,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影响病情恢复。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1-11-30 16: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我国HBV感染者为数众多,临床乙型肝炎病人要确定其为急性或慢性需作全面分析。少数急性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目前乙型肝炎虽是我国最重要的肝炎,但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已不很多见。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